和谐心态,快乐生活——师生心理健康辅导
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的控制,学校复学也将提上日程,同学们做好回校上课的心理准备了吗?在返校之前,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呢?
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
虽然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,但与以往不同,返校之后同学们将面临更多的卫生防护措施,部分同学对此可能会感到防护措施过多过于繁琐,产生烦躁情绪。
相比学校里,同学们在家里的作息相对要随意得多,除了上网课时间,其他时间较为自由,更有部分同学们可能更为散漫。而且同学们对线上学习这件事情已经习惯了,相应的也衍生了很多与校园生活不太相符的习惯,尤其是对电子产品的使用。如果不及时调整成校园的正常作息和习惯,家里和学校的巨大反差极易诱发或加重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,很可能会出现晚上睡不着,白天上课犯困,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。
有些同学对网络学习的效果不满意,甚至怀疑。有的同学因为不了解同伴们的学习情况,对是否会拉开差距存有担心。返校后有些同学跟不上教学进度,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学习焦虑。
学生心理困扰和情绪调节方法
在同学们返校之前,学校已经做好了各项疫情防控保障工作,同学们要相信政府和学校已经为大家的健康安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要认识到做好防护措施在预防疾病传播方面的重要意义,保护自己、保护他人不受病毒侵袭。佩戴口罩,正确洗手,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做,如配合学校做好每天体温登记,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,教室保持通风等。
避免长时间讨论负面信息,负面信息会让我们处于消极情绪中,请注意自我调节,转换想法,调整行为。列出待办事宜,安排一些个人活动,如绘画、阅读、听音乐等,接纳自己的情绪,自我对话、自我鼓励。对于使用电子产品等习惯,也要提前给自己调整的时间,放下手机,与网络保持适当的距离,留出时间给自己,以便返校后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状态。
保持健康睡眠节律,早睡早起,半夜不要看手机。生物钟的调节需要一段时间,要留出时间给自己提前调整作息,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表的要求,按照时间表来度过在家中的一天。保持健康饮食,增加身体抵抗力,在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。
坚持每天锻炼,探索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,广播体操、垫上运动、街舞、八段锦、太极拳、瑜伽等,保持健康的体魄,提高身体内循环,增强免疫力,保持心情愉悦。
利用各种网络资源,有计划地学习,按照学校的要求,认真参加网络课程学习,完成家庭作业。网课结束后校园学习即将开启,同学们要对一些原来既定的阶段性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,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的学习,以及未来的目标上,能缓解因不满意等带来的焦虑感。
不信谣、不传谣,不要仅看信息表面,而要根据信息发布方的公信力,信息的支持证据和逻辑做出鉴别判断,避免受谣言误导。
通过远程方式与不能见面的家人、朋友、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,彼此表达关心,情绪波动时可与亲友倾诉,可以为压力较大的亲友,提供力所能及的情感支持。
无论在学习方面,作息安排方面还是自我情绪的调适方面,若自行无法调整,影响了正常的学习、睡眠和饮食时,都需要主动寻求帮助专业人员的帮助。心理老师是同学们心理健康的优质资源,如果在返校后出现各种心理困扰和情绪问题都可以向他们求助,尽快调整认知、情绪、行为和躯体反应,让自己顺利地度过疫情后期返校学习的适应问题。
返岗教师心理调适
1.教师要学习疾病防控知识,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过度焦虑。
2.返岗教师要积极适应新工作模式,在工作场所的教师要遵守单位的防护要求,远程办公的教师要与学校加强沟通和磨合,与同事保持顺畅沟通,降低工作方式的改变带来的紧张和焦虑。
3.在工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疫情信息等容易导致分神的内容,执行关键任务时,应彻底杜绝无关信息,确保注意力聚焦在工作中。
4.觉察自己身心状态,若出现过度疲劳,或家里有确诊、疑似患者,一方面及时向领导或同事求助,请求换岗或休息,另一方面,可通过热线,在线咨询等方式寻求专业帮助。若自身有可能出现肺炎症状,请及时就医。
校园生活即将开始,新的开始,也意味着新的挑战,只要我们有所准备,很多困难都可以被战胜!大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,一起积极迎接校园生活!
来源 中央文明办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